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

来上英语课

和一班朋友聚会,不同国籍的人同聚一枱。

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,英语自然是唯一的沟通方式。虽然大家讲的都是英语,但不难发现,大家都拥有各自的英语腔调。其实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腔调,我是可以理解的。就像香港人听不懂马来西亚华人的广东话,马来西亚人听不懂中国的华语一样。可能对方说话说得很快,可能有当地的口音,更可能的是不同国家的人都把某种语文“当地化” (localized)了。

我不敢说自己的语文好,但很多时候听到身边的朋友说一些“破烂英文”或“破烂中文”,心里就有一股冲动想告诉对方:“其实这个字不是这样发音的”; “其实这个语法好像错了”; 好像自己是语文老师一样。不过到最后我都没有说,怕别人不喜欢被纠正。除非那是和我很熟的人。

如果你问我:“那如果你在言语之间出了错误,你希望被纠正吗?” 答案是:“希望!” 当然,被纠正的那一刻,可能有少许尴尬,但是错一次、尴尬一次,总好过永远的错下去、尴尬下去。不是吗?

话说回头,当我们一班朋友坐在一起聊天时。一老外男友正在纠正其女朋友的英语。该女友就有点不悦之色,冷嘲男友时常纠正自己。在旁的我听了,为了打个圆场,就跟该女友笑说:“哈哈,其实我也时常纠正我老公的。” 就这样,大家谈起不同国家的英语。

先说我自己的国家——马来西亚。很多人都知道,马来西亚人很喜欢在英文句子后面加个“lah”或者“mah”。可能是讲马来语习惯了用“lah”,还是讲中文习惯了用“嘛”和“啦”。我也不知道。我只知道以前我在吉隆坡工作时,我的法国同事们都特地在他们的英文句子后面加个“lah”,表示他们已经入乡随俗了。老实说,我本身一点也不喜欢,还觉得很羞惭——难道马来西亚人就不能说标准的英语?所以我不让自己犯这样的错误。

同时,我的法国同事们,他们也有‘他们的英语’。我初加入该公司时,真的听不懂他们的英语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,每当遇到字母H开始的字时,你是不会听到他们念出H的音的。例如: “head”念成 “ead”; “hot” 念成 “ot”。 “H” 音都被吞掉了。 这也许是在法语里面,‘H’ 应该是没有发音的吧?不过在那间公司呆了将近五年,我早就习惯了。反而当有老外在我面前发音‘H’时,我会知道他/她不是法国人。

当我去到汶莱时,很多汶莱的朋友(我必须强调: 是“很多”,不是“全部”)都讲很“当地的英语”,就连英语老师也不例外!由始至终,我都无法接受或忍受他们某些英语发音。我很不习惯他们把所有“A” 的读音,都念成“Ah” (啊)。以下这几个字是我最常听,却最不习惯的:

“travel”念成 “tra-a-vel”;
“that's why” 念成 “tha-ah-t's why”;
“bang” 念成 “ba-ang” ;
“flash” 念成 “fla-ash” (岂不是变成了"flush"??!);
。。。

而我最不能妥协的,就是竟然有人把我女儿的名字,从Natalie(应念“neh-ta-li” )变成了“拿-大-丽” 拜托!!

我想可能是他们的英语都受当地马来语的影响——变种了。又或者,是我知识浅薄,不知道他们是哪一国的标准英语?(汶莱的朋友可不要揍我,我只是以事论事。)

而现在来到墨尔本,也花了一段时间去适应这里的“澳英”:

不论你去到哪里,商店还是公司,认识不认识的,当要跟你打招呼的时候,都不讲我们惯用的“How are you?” 或“How do you do?” 。本地人都会说:“How ya going?”,就是“How are you going?” 我所知道的是“How is it going?” (是问生活怎样)。但我没听过这个“How ya going?” 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没有听到完整的句子。还以为自己英文差,他们讲得太快我捉不到,但后来一位澳洲朋友确认了——他们根本没有讲完整的句子。如果你来澳洲,有人这样问你,你千万不要答他/她:“I'm not going anywhere!” 哈哈哈。

而澳洲人最常用的形容词是“beautiful”。不是赞你漂亮,而是形容事情做得漂亮。我们(马来西亚人)最会说“good”和“very good”,澳洲人最爱说“fantastic”和“excellent”。如果路过的人赞我女儿“so cute”,我知道他/她不是本地人,因为本地人都会叫晨曦做“gorgeous”,或者“adorable”。

那么,你是哪里的人?说哪里的英语?哈哈。

结婚生子的代价

昨天是我和老公的其中一个周年纪念日。(在不同的国家进行法律上和传统上的婚礼,的确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纪念日。)

晚上去了一间叫Romanza的西餐厅吃饭。当然不是‘二人烛光’,只能是‘三人灯光’ —— 除非有人要自荐帮我带比比,可是没有。晚餐挺好的,晨曦还第一次自己用手拿食物来吃(护士说可以开始训练她吃‘finger-food’)。可惜餐厅的灯光太暗,拍不出照片来。

没有昨晚的照片,我想不如把我和老公 ‘一起走过的日子’ 里所拍的一些照片给放上来。不过,这次我可‘豁出去’了,把自己最美和最丑的一刻都搬上你我面前这片‘大荧幕’。也藉此让大家看看我结婚前后、怀孕前后、生产前后的样子。大家可要有心理准备 —— 不要吓死,也不要笑死。

看回自己的新旧照片,不得不说结婚生子的代价真的很大; 同时,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脸上多了很多岁月的痕迹。不过到最后,我想,应该是值得吧?起码在付出代价之后可以拥有现在的幸福。

准备好了吗?好。。。开始!!



我最后一个‘单身的情人节’~~


和老公(当时还是男朋友)第一次去槟城~~


去汶莱生活之前到马六甲一游~~


在汶莱生活,还蛮瘦。可以秀一秀~~


婚后到法国巴黎度蜜月~~


来了墨尔本,好像有点身宽体胖的象征,哈哈~~


怀孕产前一个月。记得,因为是老公生日~~


令我又爱又恨的一张照片: 我外表最丑,心里却是最美丽的一天——诞下晨曦~~


生了没有?还这么胖?是的是的,很肥。晨曦满月不久,趁我妈还未回马带她四处游玩~~


晨曦六个月大,也是我们的第一个‘三人的情人节’~~


上星期五在市里拍的,最开心的事是我可以穿回以前的旧衣裤!Yeah~~


虽然还藏有一些敖肉,但可以瘦回下来,所以今天才敢给大家看我的‘蜕变’,哈哈~~

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

看含羞答答的晨曦

我又要把晨曦的短片放上来了。我第一时间就想到好友雪丽会取笑我说:“哇,又来show女儿了!”哈哈哈。是啊是啊,我偏要show!:)

最近常常拍晨曦,一半是当着跟她玩(每次拍她的时候都很好笑),另一半是想让我家人看看这远方的小娃,尤其是要给我妈看。外婆最喜欢看晨曦。

拍以下这一个短片时,其实想拍下她叫妈妈。还未拍之前她不停的"ma-ma-ma...",我一拿起相机她竟然“装傻”,不叫了,还不停地去照镜子(她前面的那颗星星)。气煞。

不过对于我这个妈咪来说,还是挺卡瓦伊的。哈哈。


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

生理期

这几天,我在经历写部落格的生理期。就像我们女人月事来访时一样 —— 疲惫、不安、无奈、犹豫不决。。。

我仿佛像一个想回家的人,拿着钥匙在自家门前徘徊着,甚至懒惰跟路过的邻居打招呼,只想呆呆得望着自己的家门。

想写,不想写; 想说,又不想说; 写了,删掉,又写,又删掉。

原因有很多,但我不想在这里说。或者是说,此刻不想说。下一刻不知道。

我有将这椿心事告诉老公。他安慰我,也给了我一些很明智的意见和解释。但,我似乎还是沉淀在自己的疑惑之中。我深知,这个问号是解不开的。也许它只是一种情绪化,一种心病,只能以等待的心让它自动消失。

希望这个生理期不会太久,不然真的很累。

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

女儿和我的梦想


拍这辑照片时,晨曦刚满六个月。

她穿上这件衣服的样子,给我感觉好像很有“律师脸”,不像?起码也像一个斯文有礼的OL (office-lady)。不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,是衣服领口那花纹营造出来的感觉?还是因为我自己曾经也想过去念法律?

说起我的志愿,其实我的梦想还真多。记得小时候,学校要我们填“志愿栏”,我都会把“老师”这两个字填上去。是真的,想当老师,觉得老师很伟大,可以培育国家未来主人翁。最重要的是因为,学校有很多我敬爱的老师们,他们都是我的榜样。逐渐长大后,当老师的意愿慢慢淡化,可能觉得老师不好当,学生越来越难教。而最主要的原因,是我觉得在我的国家当老师没有“钱”途(长大后现实了吧)。

就撇开“钱”不说,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还蛮多,想学习的更多。“老师”这个行业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。觉得自己喜欢玩弄文字,去当个作家吧?还有想过去念设计、法律、还有心理学,甚至专修语文,做个语文学家。结果到最后,这些在我的愿望列表上的志愿都没有被打勾,只做了一个没有带四方帽的上班族,然后演变成今天的全职妈妈。老实说,这的确是我的遗憾。也许就是这个原因,或多或少都把期望寄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吧——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。

以上的,都是我还未替女儿拍这辑照片之前。。。

可是,拍了和看了这辑照片之后,我认真地问了问自己: 我希望以后晨曦的志愿是什么?律师?作家?语言家?。。。我很慎重的想了很久,终于有了答案:

我不需要女儿去完成我的志愿,因为那是我的志愿;我也不需要女儿去追逐我的梦想,因为那是我的梦想。只要我一天还活着,我都要自己去实现我的愿望树。至于女儿的志愿是什么,就应该交由她自己去发掘、去开拓。

如果真的要问我,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会变成怎样的人?答案只有一个 ——

只要她活得健康、活得快乐。

秋天的晨曦

这个秋天,
爹地拍下我感性的一面;



这个秋天,
妈咪拍下我调皮的俏脸! ^.^

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

看晨曦如何专心

这两天晨曦口里一直喊“妈妈”,听得我心痒痒要把它录下来。可是,如我之前所说,我这个女儿,一知道我拍她便“装傻”,闭嘴不说了。反而顾着玩她面前的玩具。也不错,可以让我看到她专心的一面,好像很认真地在处理某件事一样。

注意后半段:
她用一只手拍打,另一只手旋转该玩具。这两个简单的动作,对于我们来说是她一张漂亮的成绩单——从不懂得怎么提起,到我们教会她怎么玩。

不过到最后。。。

逮到了——竟然把有声书放进嘴巴!!呵呵。

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

小日子,大事情

昨天,除了那有惊无险的余震,其实也是个蛮好的日子。在那普通的二十四小时里,我身边出现了很多惊喜。


~我姐~

首先,就是我姐的“处女作”,《随缘》——她的部落格开锣啦。虽然暂时只有一篇文章,但我还是要立刻连线她,让更多人看她的文章,读她的心情。虽然她说,有没有人看都没关系,只是一个给自己抒发心情的空间。但我倒觉得,如果有读者,就会有推动力去写,继续记载自己的生活点滴。我姐说:“怎么我写部落格你好像比我还要开心?” 没错,我真的很开心。那种开心就像当初我鼓励我的老公、表妹和朋友们写部落格一样。我一直都觉得写部落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,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表达自己,懂得将自己的思想化为文字让第三者解读。如果可以做得到,起码自己的灵魂不会与“孤立”成为朋友。因此,我很希望我身边的人都拥有这种幸福。


~瘦身~

另一个惊喜,就是我的重量,猜猜现在的我多重?最近总觉得自己的衣裤好像宽松了很多。赶紧把枰磅拿到老公面前,自己站上去,叫他帮我看看现在多少公斤。噔噔噔噔。。。51kg! 哇。继我写了《我的瘦身法》之后,我每两星期站上去磅一次,看看自己有无瘦了。上一次磅的时候还是53kg。证明这两星期里我又瘦了。Yeah! 也许我真的应该把怀孕前后的照片拿出来秀一下。秀不秀迟点才打算,但可以先报告一下我的“历年成绩”: 

单身时 ~ 从未超过45kg (从来不够资格捐血);
离职后 ~ 45kg (可能少了工作压力);
来了墨尔本 ~ 47kg (天天吃‘薯仔’ ——在西方国家?);
怀孕到生产 ~ 65kg
生产后首三个月 ~ 没有磅过,但明显很多肥肉。。。

51kg,就是生产后的第七个月——现在的成绩了。棒吧?

怎么减肥??还是那一句:哺乳啦!哈哈哈哈。


~比比~

晨曦叫“妈妈”啦!!!

昨天开始,第一次听到她"ma-ma-ma-ma"这样叫。我给老公打一个眼色,叫他留意晨曦叫什么。结果都不需要我们偷瞧,她一直“mama,mama”的说不停。虽然我不知道她是说“ma-ma”,还是“mum-mum”(食物),但我还是选择相信她在叫“妈妈”。

在几个星期前,晨曦已经有叫过“da-da-da-da”,我老公就说她在叫"da-ddy"。 我就一直问晨曦:“为什么比比没有叫妈咪?只是叫爹地?” 昨天她终于叫出“妈妈”了,所以好开心。我笑个不停,还录了起来。但由于那是晚上室内的灯光,短片显得很暗,所以无法发布上来。我们发现晨曦比较会说“啊”(Ah) 的声音,不会说“伊” (Ee)。平时我都是教她叫“爹地” 和 “咪咪” (妈咪)的,只有老公偶尔跟她说“爸爸、妈妈”。她从来都没有说过“咪”或“地”的发音,现在却“妈”了出来。哈哈。

听到晨曦叫妈妈,我和老公都很开心——虽然那可能只是我们有自恋狂,以为比比在叫爸爸妈妈。

我家地震!

没错,昨天下午“余震”这个不速之客来访。

晨曦在午睡。寂静的下午我在厨房准备晚餐。突然间,我觉得自己的耳边好像有“嗡嗡”的声音。初时我不以为意,还以为是楼上的邻居在墙壁上钻洞(像是用电钻钻墙壁时发出的震动声)。好像很大声。 后来又想: 是不是冰箱恒温器(thermostat)的声音?在还没有解答自己的疑问之前,我开始觉得自己的脚下有点摇晃的感觉。我要晕了?!*心里又问* 近乎同一时间,我发现厨房四周的东西都在震动,包括那红酒架子上的红酒!我才想起一星期前墨尔本发生的4.6级余震——啊,是余震!

我立刻跑进房间看晨曦。厨房到房间的距离不是很远,但我中途听到“哇”一声,可能她也在睡梦中感觉那余震而惊醒吧?但当我跑到她的床边,她又闭上眼睛睡回去了。此刻,我发现震动的感觉也停止了。除了我的心还在不停地震动着。

我立刻拨电给在上班的老公,问他是不是有余震(他在公司常常收到第一手消息的)。他说应该是,办公室在十三楼的他也感觉到,不过没有人出声。他说不用害怕,已经过去了。

挂线之后,我的心情还是忐忑不安。可能是第一次真正经验余震吧。其实我也曾经在某科技馆里,坐上一部被安置了有地震指数的车,按钮之后它就会像地震般晃动,让你体验一下地震的感觉。但那终归是机器啊,不像这次一样,很怕,虽然就只有那一分钟(或更少??)的时间。不论是地震或余震,在墨尔本鲜少发生。据说上一次是发生在十年前,直至上两个星期,才再度发生。不过那一次,我们一家在逛商场,没有感觉到任何异样,是第二天才知道的。

我们现在居住的是三楼式公寓,而我们的单位是在二楼,就是两楼之间。我不时都会想,万一有什么事需要逃难,我抱着女儿起码要跑到楼下去,甚至要从露台跳一楼!不知是不是人老了,很怕死。尤其是有了孩子,一想到比比,就很怕会让她痛,也很怕自己不在她身边。平时我都很注意家居安全,上回我家煤气泄漏,我都担心了好久。现在讲的是天灾,没有预告的,心里不免会杯弓蛇影。

想到这里,我马上去拿钥匙开门。因为要进出我家门,是需要开两个门、三道锁的。我想,有紧急事故时,可能会紧张到开不到门哩!说到开门,有趣的事就在这时发生——我女儿醒了!为什么有趣?我这女儿,地震都“震”她不醒,但有一种声音,就是不论她在喝奶还是熟睡都会比我更精神的: 那就是用钥匙开门的声音。每天我老公下班回家,钥匙一插进门里,晨曦就会停止所有动作,望着门的方向,等她爹地回来。

到了晚上看新闻,发现原来下午的余震也有4.5~4.6级,还说这情形可能会持续到一星期甚至一个月。天呐!我的心负荷过重呢。

我问老公:“你说我需不需要帮自己和晨曦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,万一有突发事件需要撤退时,跑到楼下的样子都不会这么狼狈。” 

老公:“。。。”

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

再穷不能穷教育

昨天老公悄悄告诉我:“你看,比比会翻书了!” 我笑笑点头。

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宝宝都是一样?我们的比比晨曦就好像很害羞,每当她学会做一个新的动作,如果我们注意到,然后在她面前提(不论赞还是贬),她就会停止该动作,不再做了。直至她以为我们没有看她时,她才再次重复。所以每当我们看到她有什么新进展,我们都会静悄悄地偷看她,然后两个大人在对望相笑。很开心。

是的,比比晨曦会翻书,是一页一页地翻。我们给她买了一些专给宝宝看的硬纸板书,色彩丰富,字体和图片大大的。我们陪她坐下,把书给她(当然也有帮她扶着书的其中一角),她就会从一页翻去另一页。当她看到她喜欢的那一页时,她会停留很久(不再翻下页),然后用一只手拍打那一页。如果我不是亲眼看到,我也许不会相信 —— 这么小的娃儿会看书?!*笑*

其实在晨曦大概八个星期左右,Maternal & Child Health中心的护士已经有给我们一个列表,是一系列推荐给宝宝“阅读”的图书书名和作者。护士说:“你们可以去当地的图书馆借书,免费的。” 在墨尔本的一个好处是,每一区都有各自的图书馆,规模还蛮大的,借书免费。但我真的不知道,连给宝宝的书都有!不过到最后我们还是没有去图书馆,就在书店买了几本给她。

开始的时候,都是由她爹地给她睡前读故事书。不知她听不听得懂,但倒觉得那已变成了她的习惯。“听” 完书就睡觉去了。看她还挺爱书似的,我就把其中一本书放在车里。每当乘车时,我都给她自己翻,然后念内容给她听。我这女儿有点‘小大人’,不知是不喜欢玩具,还是容易玩腻。所以即使给她玩具,没一阵子她就丢一边了。反而是书,每次都是我先从她手上拿开。*这也即有可能是因为书是唯一一样东西她还未成功地放进嘴巴里吧!哈哈。*

也许我自己也是个爱泡书店的人,所以我们也常带晨曦去书店。我告诉老公,“庆幸女儿也喜欢去书店,以后我就有伴了。” 是的,每次带她去书店,她会目不转睛的看着书架上的书,也不会在书店里哭闹。反而带她去看玩具部门,她却显得较慢热,用一样玩具逗她,要逗很久她才敢拿。

我觉得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。起码她会爱书,不怕看书。可能我自己从小就受我妈影响,喜欢看书,所以现在也希望女儿像我一样。这样应该不算是自私的行为吧。*笑*

无论如何,到最后我还是觉得,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其中一种教育方式。我不希望孩子日后念书时背死书,更不希望日后她觉得读书是一种压力。我不需要她考试一百分,但绝对不能做个没有内涵的人。只有爱看书,才能增加她的知识,丰富她的人生。至于能在书中发掘多少黄金就得看她自己的造化了。


书店儿童部一角



晨曦与她车上的书



Maternal & Child Health 中心送给晨曦的图书和Library Bag



晨曦睡前爹地给她念的书

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

六个月的宝宝吃什么[附录]

刚收到花木兰 的留言,问宝宝这么小,可以吃这么多水果吗?

除了想回复她的问题,也提醒了我在这里作一些补充,关于宝宝固体食物的注意事项。

首先,就花木兰的问题 ——

我想那是东方和西方人的分别。前者比较多禁忌,包括食物,就是我们所谓的“戒口”。比如说动了手术不能吃鸡、鸡蛋、花生。。。等等的食物,怕伤口会发炎。但如果问西方人/医生,他们会告诉你:只要是有营养的食物都可以吃。同样的,可能对东方人而言,宝宝或太年幼的孩子不可吃太多水果,因为“凉”、“寒”、“湿”。或者老人家说的某种食物有‘风’,不可以吃这么多。相信西方人都没有这样的说法。无论如何,我不是中医师,也不是专业营养师,我不敢说哪一样是对,哪一样是错。我想,只是“西式”与“中式”的分别吧。

无论如何,护士都有吩咐我尽量给宝宝吃温的食物。所以这些蔬菜水果,我都是蒸熟了再搅拌成泥状给晨曦吃,当中包括我们平时生吃的苹果和洋梨。一来是听老人家的话,不要给比比吃这么多“生冷”的食物; 二来,是我发现蒸熟后的水果,搅拌出来的水果泥,口感(texture)是和生水果搅拌出来的不同 ~~ 蒸熟的比较香滑和没有杂质,适合给宝宝吃。

另外,相信很多无这方面经验的妈妈们,都有我当初的疑问:“要给宝宝吃多少?” 这个问题嘛,真的很难答,因为是因人而异。不过一开始时,宝宝还未吃过固体食物,不论是他们懂不懂的“吃”,抑或他们的肠胃适应与否,都不能给太多。晨曦满六个月的时候,就只吃那一或二小茶匙(teaspoon)的份量而已。然后是随着她的年龄增长而增加。至于你家宝宝吃多少,我想是要靠妈妈们自己的直觉吧——你会知道你的宝宝饱不饱。

还有以下这些事项,就是我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习惯,可以给大家作参考:

一、一次只给晨曦一种食物。因为有些宝宝会对某种食物产生敏感。万一真的有敏感症状,那么短时期内不可以再给她吃。

二、不加盐和糖。

三、不论晨曦吃什么(固体食物或母乳),几点吃,她几点大小解,我都会纪录在案。不要以为多此一举,很多时候都会忘记或搞乱她吃过什么的。

四、除了营养,护士也鼓励我们让比比尝试不同口感的食物,所以我们吃什么都给她尝一点味道。

当然,以上的只是我个人经验,不敢说教,只能说分享。如果愿意的话,妈妈们都可以试试看。到最后,要给自己的宝宝吃什么、怎样吃,我看决定权还是在家长手上吧。

那么,你们要不要也给自己的宝宝尝试这种“西餐”?呵呵。

六个月的宝宝吃什么


自从给我家晨曦吃固体食物,我家冰箱开始存放了不少各类的蔬菜水果,好让她天天可以转换口味。

我对老公笑说:“糟糕,我们的比比原来已是半个洋妞!” 为什么?因为我发现这肖鼠的娃儿,原来不爱吃米——对提不起兴趣。(不是“老鼠爱大米”吗?)每次炖粥给她吃,她都吃得很勉强,也吃不多,连眉头都给皱起来了。

我只好给她弄别的。通常都是她喜爱的蔬菜水果。而谷类就由有果味的米糊代替。

x  x  x  x  x  x 

那天跟好友雪丽通电话,与预产期将近的她聊有关宝宝的事聊得没完没了。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但之前都是以奶粉喂养孩子,现在正打算给这即将来临的小公主哺乳。我当然是举手举脚赞成!还要特地在这边提一下她,宣布全世界“雪丽要哺乳!”,“雪丽万岁!”, 让她有点压力。。。。噢,不不不,哺乳不应该有压力的,而是推动力,免得她到时中途放弃。*我这一招厉害吧?嘻嘻。*

此外,我们也谈及我在给晨曦做的水果泥。她就问我: “除了你之前提过的金瓜泥洋梨泥,还有什么可以做成泥 / 糊状给宝宝吃? ” 之前我姐也有问过我同样的问题。我想,也许这些“什么什么泥”都是属于老外的食品吧?所以对于在大马的家人朋友来说都不大熟悉。我自己也是在这里生了晨曦之后才开始学习。

x  x  x  x  x  x 

这里的政府确实很照顾老人孩子,灌输的知识与资讯很多。其中就有提供新妈妈们一个宝宝的固体食物准则,让新妈妈们知道并学习宝宝一岁前该给于的食物。原本我打算把那张列表扫描了贴上来,但怕人说我“侵袭版权” (不要告我!!;p),所以就抽出《蔬菜水果》的那一部份与大家分享。再次强调 —— 纯属分享,无意抄袭。(顺道提一提,这是我们这里Maternal & Child Health中心的护士给我的。)

宝宝在大概六个月的时候,就可以尝试给他们吃以下的蔬果(以英文作准):

  • pear (洋梨)
  • apple (苹果)
  • banana (香蕉)
  • melon (甜瓜)
  • avocado (鳄梨)
  • potato (马铃薯)
  • pumpkin (金瓜/南瓜)
  • broccoli (花椰菜)
  • peaches (桃子)
  • plums (梅子)
  • peas (豌豆)
  • sweet potato (甘薯)
  • carrot (胡萝卜)
  • nectarine (油桃)
  • cucumber (黄瓜/胡瓜)
  • green beans (青豆)
  • grapes (葡萄)
  • zucchini (西葫芦)
  • parsnip (欧防风)
  • cauliflower (菜花/花椰菜)
  • mango (芒果)
  • apricot (杏)
  • pawpaw (木瓜)

我自己和晨曦还未完全尝试以上食物,但我想我会逐一做成泥状(puree)给她吃。毕竟这些蔬果的营养价值都很高,足以让宝宝们健全发育。当然,哺乳还得继续。妈妈们,尽量哺乳到一岁吧

最后,希望大家的宝宝都吃得开开心心,健健康康。

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

Photoshop


很多网友,认识不认识的,公开或私底下都有问我~~“苏惠,你是用什么软件来编辑那些照片的?很漂亮。”(很漂亮是我自己加上去的,哈哈。)

因为淑惠“公开的问”,我便特地给她“公开的答”了。*自己暗地里开心~~我弄的照片应该还不错吧?嘻嘻*

以上就是我用来编辑照片的软件咯——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7 ,是去年生日时老公送的礼物。:)


ps. 其实它的功能挺多的,只是我还没有时间逐一研究。我懂的只是皮毛而已。;p

结婚照 vs 全家福



昨晚手痒在编辑晨曦的照片,顺道也给姐姐的两个孩子弄了一些。姐看了觉得很满意,就叫我什么时候有空“弄” 张全家福出来。

为什么要“弄”?很遗憾的,在爸爸和小弟还未离开我们之前,我们都没有拍过一张全家福。记得第一张全家福是我姐结婚的时候,在摄影馆拍的。她婚宴当天我们也有拍一张,就是上面的那一张(左)。

当时,我一点也不羡慕我姐结婚,因为我还是个单身主义者,从未想过嫁人。但我倒很羡慕她可以穿上传统的中国裙褂。我觉得一个女人,就只有这么一次可以穿上裙褂,它代表了名门正娶,更代表了你是“正室”(第一发妻)。听说万一“不幸”再嫁,就不能穿上鲜红的裙褂了。

到了我结婚的时候,我很开心自己也穿上了中国裙褂,拍了另一张全家福。可惜晚宴当天,姐夫忙着看顾孩子,结果又没有‘进’到我们的全家福里(右)。

或许,我还不可以叫它作《全家福》,毕竟还没有人齐。再说,现在我们都各自有小孩了,我妈当然也要与她的外孙们一起合照才叫圆满。希望我们下次回马时,可以真正的拍一张好幸福的全家福。

昨早姐以电邮寄来了很多她结婚时的旧照,让我发现原来我们两姐妹结婚时也有不少共同点:

一、在喜筵里穿上中国裙褂;

二、都拍了一张“小全家福” ——妈、姐、大弟和我自己。唯一变换的就是当晚的男主角: 我姐夫和我老公;

三、也许是因为我们用了同一个摄影师,他都有在我们出嫁当天,都给我们分别拍了一张“回眸一笑”的照片。(我和我姐像不像?呵呵。)




注: 如有兴趣重温我的婚纱照,请按这里

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

不冷,好酷!



墨尔本的夏日与夏热都不长,基本上一年365天,是冷天多过热天。我也渐渐习惯了这里的天气。

这个秋冬最忙的事,就是给晨曦添购新衣。她上一个冬天的衣服,就是她刚出世的时候,现在当然不合穿了。在这里就是这样,即使现在在商场上有抛售夏装,我们看了也没有买。毕竟孩子大得快,到了明年夏天又是另一个模样了!

这几天都凉,我给晨曦穿得比较厚,还穿袜子。老人家说还未满一岁不能穿鞋子,但这双粉红色袜子乍看之下,是不是也像一双很有‘型’ 的靴子呢?

一想到这个冬天,我可以和自己的女儿穿着长靴走在街道上,心里泛起的并非寒意,而是觉得超酷呢!哈哈。

踏入七个月


天气渐渐转凉,秋天就在眉睫之间。我家晨曦也踏入了她的第七个月。

虽然天天看着她,我还是觉得她长大了很多 —— 似乎比我想象中还要快!

原来时间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不知不觉地溜走。

2009年3月10日星期二

六个月大的淑女


突然间发现,很久没有给晨曦弄漂亮的照片了。趁现在在整理照片,又来手痒一下。

拍这辑照片的时候她只有六个多月,刚刚学坐,像不倒翁一样。怎料拍照过后几天,我就发现她可以自己坐了!所以说,全职妈妈就不会错过这些黄金机会~~陪着自己的孩子过他们每个成长阶段。

所以,我还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、是幸福的。

2009年3月4日星期三

那一块蛋糕

昨天和 J 在网上聊天。她向我述说了她中午的经历~~

午餐过后,J 在回公司途中。

看见一个友族的妇女,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在街上乞食。看了这情景,J 于心不忍,很想给那两母子捐钱。同一时间,她脑袋里闪过“乞丐集团”这几个字——在首都已经不是新鲜事。顿时犹豫起来: 该不该给?算了,把心一横,不给。不想助长那些坏份子。

嗯,不如请她吃自己手上的那块蛋糕吧?她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做工赚钱养孩子?是不是故意抱着孩子出来博取同情心?是的话,为什么我要送她?况且,我这蛋糕好贵的。算了。于是,她走开了。

人走开了,心还一直牵挂着刚才那件事。毕竟自己也是有孩子的呀。只是可怜那孩子。她想。不知道他吃得饱吗?她问。

不知道她是不是真乞丐,不捐钱给她。不如给她买点吃的吧,就当作是结个善缘。刚巧经过便利店,她立刻走进去。买了面包和矿泉水,然后回头去给那两母子。宝宝不会吃,但起码妈妈吃了会有母乳给宝宝喝。她想。

解决了,回公司吧。

走着走着,她还是想着那个婴孩。 不知道那个母亲会不会给孩子喝那支矿泉水?那支矿泉水是凉的,不适合给宝宝啊。不如给他买罐奶粉吧?嗯,好像很贵。还是算了。

她步行回公司,可能只需大概十分钟的时间,但她就花了更多的时间,徘徊在回公司的路上——去把自己的蛋糕给她?去给她送瓶鲜奶?还是,真的给她买罐奶粉?她的时间,仿佛就停留在那段距离,脑子和身子像在不停重播同样的画面。

最后,“好不容易”回到了公司。她很自责——为什么自己不捨得把那块蛋糕送给刚才的乞丐?还说自己是拜佛的人,连这样都看不开?好惭愧!为什么?

就是因为那份自责心,她忍不住向我数了自己的不是。

我取笑她说:“那你下次记得把那块蛋糕给乞丐咯。” 她说我幸灾乐祸,她已经很不能释怀了,我还说这样的话。 其实,我只是想舒缓她的郁闷。

我对她说:“不要再自责了,反正到最后,你都有特地给她买了面包和矿泉水啊,你不是没有同情心。再说,我认为你做得很对,不给钱,给她买吃的。”

至于那块蛋糕,我倒觉得情有可原。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:我才不会连一块蛋糕都不捨得。 但是我觉得,每个人对“贵”的定义不同。打个比喻:如果叫一个富豪捐其中一块地或一栋楼做善事,每个人觉得理所当然; 如果叫一个打工的小职员捐他/她半个月的薪水做善事,大家都会说:有没有搞错?! 哪会搞错—— 那不都是他们的“一部份”吗?

不过到最后,我还是对 J 说:如果你真的觉得很惭愧,那么,你就当着自己上了一堂课吧。既然要帮,就不要去想她是不是真的,自己出自真心就好了(我是这么认为)。至于那个“为什么我连一块蛋糕都看不开”的问题,就是你的功课了。去学习放下,去学习给。

讲起来我也好像有过类似经验:在吉隆坡的某一天,冲冲忙忙买了麦记汉堡当午餐。经过一个乞丐也曾经想过请他吃。但最后没有。理由/籍口是没有时间去给自己买另一份午餐了。当时并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。也许首都乞丐太多,也许我那时还不这么有善根。现在想起来,原来我也有我的功课。

写这篇稿,主要是这件事引发了我很多思省——给与不给,捨不捨得给。有无发现到,通常那些知足的人,才会想要‘施给’,因为觉得自己幸福,也想别人也得到幸福。如果每个人都拿着“施比受更有福”这句话来做人,那世界是不是会变得美好些。相反地,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,那么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?

另外,就是想籍此稿,唤醒那些利用别人同情心来赚取盈利的人——不要那么自私自利,你们自己也是有家庭孩子的,你们也不希望将来有一天,自己的至亲被人当摇钱树。不是么?再说,最无辜的,始终是那些孩子。请拿出你们的良知来!

日行一善 ——

与大家共勉之。

2009年3月3日星期二

洋梨泥 Pear Puree


今天给晨曦做洋梨泥 (Pear puree)。

她吃得津津有味。看来她是个“水果人” (fruit person)。这倒不错,起码我不必担心她日后会便秘。对了,讲起便秘,她之前十一天没‘放臭臭’,第十二天终于放了,把我们家‘轰炸’得臭气冲天,但我比中六合彩更开心!因为我知道,她身体没有出状况。原来Maternal & Child Health 中心的护士并没有骗我。第二天,我就打电话去医药中心,把后天的预约给取消了。

自那天开始,晨曦的‘大事’规律似乎改变了—— 出世时一天多次,接下来逐渐减少,变成一天一或两次。再经过了这“令人担心的十二天”,她现在是差不多每三、四天才放一次。我已经不担心了。还是那一句:只要我还在哺乳她。

说回我的洋梨泥。做法和之前的金瓜泥一样。暂时我没给她合拼蔬果,因为她吃的份量还不多。

既然一样,那我还写什么呢?哦,只想告诉妈妈们一点小贴士(我自己的经验),就是做什么‘泥’都好,应该把蔬菜或水果先蒸熟,后搅拌,那么效果会比较理想。之前我就试过做马铃薯泥时,把马铃薯切块后,先搅拌(变水)后蒸熟,还算滑,但就好像没这么甜美。

直至今天,和老公在家煮西餐吃,要一些西兰花(brocolli)和胡萝卜拌碟。通常我们都是用以热水煮或烫熟的方法,但今天因为上午蒸梨,我就叫老公用那蒸锅来弄熟我们的西兰花和胡萝卜吧。结果我们都发现,蒸熟的蔬菜好像比煮熟的蔬菜来得可口,可谓‘原汁原味’。

要给宝宝们吃固体食物的妈妈们,不妨试试看做这个洋梨泥。

我试过,挺好吃的。

2009年3月2日星期一

讨厌你的猫样

今天觉得很‘讨厌’~~ 又发现那个人在!!

每次去那个人的部落格,我会以为自己‘进错门’。为什么?因为内容总是似曾相识!无可否认,世界之大,不同的人有相似相近的生活并不奇怪,电视剧开始时也会出现这么一句:“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”。 但是,我实在无法忍受,每次我写什么,在很短的时间距离里,就会在那个人的部落格里看到相似的故事。虽然我不是天生独特,我也是过着别人过着的生活,但是,不可能每次同样的事都在同一时期发生吧?撇开生活不谈,有时候我突然间想说什么(没有任何事发生),在部落格里发布了。接着不久后的日子里,我去那个人的部落格,那个人又在写着类似的事情!不要告诉我:我们这么‘合得来’,思想这么一致!!!

对,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去别人的部落格,看看别人的生活,参考一下别人的方法,但我绝对不会“你写我又写”,即使写,请尊重一下‘创作权利’好不好?如果要引述别人的话,请礼貌一点连接创作者的网址好不好?即使不想连接,可否给创作者留个言也不会要求太高吧?!

就好像我和表妹,常常在网上聊天。有时聊到兴致勃勃,她说:“姐,跟你的谈话给了我一点灵感,迟点把它们写在我的部落格哦。”这样,我绝对没有不高兴,反而很喜欢这样互相学习,互相给与灵感。 可是,我觉得那个人实在太过份——除了来我家做猫(copycat),其余的时间都当我隐形!!岂有此理!

向一朋友投诉,她说“没关系啦,不要在部落格写那个人,等下那个人不喜欢,觉得你在影射某人。”

可是,我实在不吐不快。如果可以指名道姓,我早就做了;如果可以直接责问那个人“你为什么总爱抄我?”,我早就做了。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多东西不能说,难道在自己的部落格里也不能发泄一下?! 

好了,发泄完毕。



注:不要‘猜’自己是不是那只猫,只要你问心无愧,就不用对号入座。只有那只‘真猫’才心知肚明。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##EasyReadMore#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