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前来澳洲,小小的公寓才住了两个人,就是我和另一半。今天,换了一间较大的房子,也多了两张小嘴巴。这些都是用时间和精神换回来的。
 |
自己很爱晨曦活泼爱笑的一面。 |
生了妹妹晨语,让我发现姐姐晨曦长大了很多(快要三岁了!)。不再是当初那个牙牙学语的小贝比(虽然到现在她讲话还不是很流利)。现在在家我们都是呼晨曦作"Nat" (Natalie的缩写),而唤妹妹作"Melody", 没把名字缩短来叫。因为我跟老公说:人家明明是只“小老虎”(晨语的生肖),但如果一直唤她Mel, Mel, Mel... 听起来就变成了一只“小猫”—— 喵喵喵。哈。而晨曦则叫妹妹作"baby" 或 "Melody",她觉得她自己已经不是贝比了。
晨曦是个爱笑的孩子,但哭起来却不是赖的,可以比蒸汽火车更长气。连托儿所老师都说:"She cried on and off for almost an hour!"...*无奈*
我和老公都知道,她爱笑的因子是遗传了我,我小时候的花名叫“大笑姑婆”,因为笑起来可以声响如雷,不停地笑; 但她身上也明显留了爹地的爱哭的细胞。老公小时候是靠哭而成名的。在学校哭到每个人都怕了他,不敢欺负他(老公,情非得已才穿你帮的*笑*)。
晨曦的哭声,简直是上天派来考验我的,要训练我这个原本脾气就不好的妈咪,变得更有忍耐力、包容心。尤其是最近,可能是因为晨曦步入了另一个阶段,身体有用不完的精力,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注意力,一直要我陪伴在她身旁。哪管我是要给妹妹喂奶,还是我要忙家事什么的,她就是要缠着我。尤其是当她看到我坐在电脑前,或讲电话,甚至和老公面对面讲话时,她就是要打扰你们,让你无法继续,而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。为了这件事,我骂了她很多次,甚至也打了她。。。之后,其实自己是很心痛,也很羞惭。当晨曦还是襁褓时期,我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打孩子。但每当她屡劝不听,然后还要放声“长”哭的时候,我就按不住自己的脾气。打了她之后,她哭着还是要我抱,要我的疼惜。然后我就重复不断地解释给她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。最令人心痛的是,当我问她:“妈咪打有没有痛痛?” ,她就会伸出手心给你看。啊。。。这一段话,我是特别要写出来的,因为我要用这份惭愧的心,来提醒自己要对孩子多忍耐一点,多包容一些。*对不起,孩子!*
 |
当晨曦表现得太懂事时,不知开心还是不开心。 |
至于晨语,不知不觉已经三个多月了。很多人都说,第二个孩子是会比较忽略的。但这方面,我是比较注意的。第一,自己在家也是排行第二的,很知道做“阿二”的心情。毕竟很多时候,老二还是免不了要用“二手货”,大部份的东西都是姐姐的。单说帮孩子拍照,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,就是以前记录姐姐的比较多。因为那时候只需要全心全意地去照顾一个孩子,把时间精神都花在一个人身上。但现在不同了,一个人的时间,除了老公家事,就是要平均分给两个小脑袋。而另一方面,我真的不希望姐姐晨曦有被冷落被忽略的感觉。每当妹妹睡觉了,我都尽量多陪她,即使只是坐在沙发上抱着她看动画片。我是要让她知道:妈咪是没有偏心的。
 |
三个多月的晨语,一躺下就想尝试自己翻身。 |
晨曦今天去了托儿所,晨语似乎可以sense到姐姐不在家,分外要我抱。最近她开始会要我们在她面前和她聊天,跟她玩,还不时发出‘咔咔’的笑声。比较起来,其实我和老公都觉得妹妹各方面的进度比姐姐好。不知是否已经有了一个学习的榜样,不论是动作或反应方面,都比姐姐以往来得快。老公说,晨曦不是不机灵,而是懒惰动。*哈哈*
 |
晨语最喜欢看姐姐在她面前跳舞。 |
我常跟老公说:可能自己真的是被困太久了,一天二十四小时对着孩子,看她们笑看她们哭,脾性不但没被磨练好,反而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,越来越急性子,没耐性。
无论如何,我希望这些负面的能量很快就会过去。因为我们即将要转换环境了。。。希望到时会更好。孩子多些玩伴,我这个妈咪也不至于那么无助。不论环境怎么改变,在父母心底里面,孩子永远是心目中的宝贝。
苏惠